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狂犬病该做什么检查

2025.08.27 08:31

狂犬病需进行临床评估、实验室检测、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史调查。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评估:狂犬病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恐水、怕风、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行为、神经系统检查及症状演变进行初步判断,但需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鉴别。

2.实验室检测:通过采集唾液、血液或脑组织样本检测病毒抗原或核酸,常用方法包括直接荧光抗体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脑组织检测准确性最高,但通常需尸检后实施。血清抗体检测可用于评估免疫反应,但早期可能呈阴性。

3.脑脊液检查: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分析显示白细胞轻度增多、蛋白含量升高,糖含量正常或略低。脑脊液中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避免单一结果误诊。

4.影像学检查:头部磁共振或计算机断层扫描可观察脑部病变,如脑干、海马区异常信号,但早期可能无显著变化。影像学主要用于排除其他脑部疾病,如脑炎或脑出血。

5.病史调查:详细询问动物接触史,如被犬、猫等咬伤或抓伤的时间、部位及处理情况。未及时接种疫苗或伤口未规范清洗者风险较高,需结合暴露史与临床症状综合诊断。

诊断狂犬病需多维度证据支持,避免依赖单一检查。疑似暴露后应立即清洗伤口并就医,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预防发病。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情不可逆,早期干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