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受凉会引起气滞血瘀证吗

2025.06.30 11:29

受凉确实可能引起气滞血瘀证。中医理论认为,寒邪具有收引、凝滞的特性,容易阻滞气血运行,导致气机不畅、血液瘀滞,从而形成气滞血瘀的病理状态。

寒邪侵袭人体时,首先会阻滞体表的卫阳之气,使腠理闭塞,气血运行受阻。若寒邪进一步深入经络或脏腑,会加重气血凝滞,尤其对肝、脾等气机疏泄功能影响较大。肝主疏泄,寒邪侵袭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血液运行;脾主运化,寒邪伤脾则水湿停滞,进一步阻碍气血流通。长期受凉或反复感寒,可能使局部或全身气血运行持续不畅,逐渐形成气滞血瘀证,表现为疼痛固定、舌质紫暗、脉涩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尤其注意腰腹、关节等易受寒部位的保护。饮食上可适当食用温散行气的食物,如生姜、葱白、陈皮等,以促进气血流通。若已出现气滞血瘀症状,如疼痛、肤色暗沉等,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针灸、中药等方式调理,避免自行滥用活血药物。适度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但需避免过度劳累或受寒后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气血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