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气滞血瘀会引起血压高吗

2025.07.01 08:35

气滞血瘀确实可能引起血压升高。中医理论认为,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当气机郁滞与血行瘀阻共同作用时,可能引发血管阻力增加、微循环障碍,进而促使血压异常升高。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长期慢性应激或情绪抑郁等状态,与气滞血瘀的病理特征高度重合,这类情况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影响血压调节。

气滞血瘀导致高血压的机制较为复杂。从中医角度看,肝主疏泄功能失调时,气机郁结会形成内风,推动血液上冲头目;同时瘀血阻滞脉络,使得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大。现代医学角度分析,长期紧张焦虑会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血管收缩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亢进,这与中医气滞血瘀证候中的舌质紫暗、脉弦涩等表现存在病理生理学的关联性。临床常见这类患者伴有头痛眩晕、胸胁胀痛等症状,血压波动多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

针对气滞血瘀型高血压,需注意情志调节与活血化瘀并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气血流通。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可适当食用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药食同源之物。确诊高血压后应定期监测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气滞血瘀体质者若出现持续头晕、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调理,避免自行滥用活血药物导致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