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小儿盗汗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5.09.02 16:43

小儿盗汗是指儿童在睡眠中不自觉地大量出汗,常见于头部、颈部及背部,可能伴随面色潮红、烦躁不安等症状。中医认为多与阴虚火旺、脾胃虚弱或积食内热有关,西医则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缺钙或感染性疾病相关。

小儿盗汗需结合具体病因调理。若因阴虚内热,表现为手足心热、舌红少苔,可选用滋阴清热的中药,如六味地黄丸加减;脾胃虚弱者易伴随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通过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调理,或服用参苓白术散。西医角度需排查是否缺钙或维生素D缺乏,适当补充营养并多晒太阳。夜间避免过度保暖,选择透气棉质睡衣,保持卧室通风。

注意事项包括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警惕结核病等感染性疾病。长期盗汗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盲目使用止汗药物,尤其是含有铝盐的成人产品。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睡前不宜进食过饱。中医调理需辨证施治,不可自行滥用滋补药材,防止加重内热。若伴随体重下降、精神萎靡,需尽快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