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肝与肺的关系从中医角度有什么关系

2025.09.02 16:43

肝与肺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体现在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方面。肝主疏泄,肺主宣降,二者相互协调以维持人体气机的平衡。肝气升发有助于肺气的肃降,肺气的肃降又能促进肝气的条达,形成动态平衡。若肝肺功能失调,可能引发咳嗽、气喘、胸胁胀痛等症状。

从中医五行学说来看,肝属木,肺属金,木火刑金或金不制木均可能导致病理变化。肝火过旺可上灼肺阴,出现干咳、咯血;肺气虚弱则可能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情绪抑郁或气血瘀滞。肝藏血,肺主气,气血互根互用,肝血充足则肺气得以濡养,肺气充沛则推动肝血运行。临床治疗时,常通过疏肝理气、清肺降火或培土生金等方法调和肝肺关系,如柴胡疏肝散合泻白散加减。

需注意肝肺失调的辨证需结合整体情况,避免单纯见咳治肺或见郁疏肝。情志因素易扰动肝气,进而影响肺脏,故调畅情志为重要辅助手段。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助火之品,以免加重肝火犯肺。熬夜耗伤肝血,也可能间接导致肺阴不足,需保持规律作息。药物使用需遵循治肝可以安肺,治肺亦可调肝的原则,避免过用苦寒或温燥之品伤及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