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怀孕后查出霉菌性阴道炎如何治疗

2025.05.07 10:03

怀孕后查出霉菌性阴道炎可通过局部用药控制感染、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抗真菌药物、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定期复查评估疗效。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用药控制感染:怀孕期间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优先选择局部用药,如克霉唑栓剂或制霉菌素阴道片。这类药物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全身吸收量极少,对胎儿影响较小。妊娠早期需谨慎用药,中晚期相对安全。用药前需清洁外阴,睡前放置药物以延长作用时间。

2.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抗真菌药物:避免口服唑类抗真菌药物,首选B类妊娠安全药物。克霉唑、制霉菌素等局部用药临床使用多年,未发现致畸风险。用药周期通常为7天,严重感染可延长至14天。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3.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潮湿后及时更换。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菌群污染。睡眠时可裸睡或穿宽松衣物,减少局部闷热潮湿环境。

4.避免性生活及盆浴: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或黏膜损伤加重炎症。避免盆浴、游泳等可能引起逆行感染的行为。沐浴以淋浴为主,浴具需单独使用并定期消毒。

5.定期复查评估疗效:用药结束后需复查白带常规,确认病原体是否清除。妊娠期激素变化易导致复发,若症状反复需再次治疗。孕晚期临近分娩需确保阴道无活动性感染,避免产道传染新生儿。

霉菌性阴道炎在孕期需特别关注药物选择与感染控制,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并降低母婴风险。日常护理与医疗干预相结合是保障妊娠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