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怀孕霉菌性阴道炎该如何治疗

2025.05.07 10:03

怀孕期间霉菌性阴道炎可通过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怀孕期间霉菌性阴道炎首选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克霉唑栓剂或制霉菌素栓剂,这类药物对胎儿影响较小。妊娠早期尽量避免口服抗真菌药物,以免增加胎儿畸形风险。用药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疗程。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2.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孕期分泌物增多易滋生霉菌,需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或频繁冲洗阴道。清洗后轻轻擦干,保持外阴透气。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及时更换,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外阴。

3.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紧身化纤内裤透气性差,易造成局部闷热潮湿,促进霉菌繁殖。建议选择宽松纯棉内裤,减少摩擦和汗液积聚。避免长时间穿着护垫,必要时选择无香型透气护垫并勤更换。睡眠时可裸睡或穿宽松睡裙,增强外阴通风。

4.调整饮食增强免疫力:孕期免疫力下降易诱发霉菌感染,需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锌和益生菌的食物,如全谷物、酸奶、豆制品等。减少高糖、辛辣及精制碳水摄入,避免血糖波动助长霉菌滋生。适量补充水分,维持泌尿系统健康。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霉菌性阴道炎易复发,孕期需定期复查白带常规,评估治疗效果。若用药后瘙痒、分泌物异常未缓解,需及时调整药物。分娩前需确保炎症控制,避免产道感染影响胎儿。产后仍需关注症状变化,防止转为慢性感染。

孕期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需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在控制症状的同时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通过规范用药结合日常护理,多数患者可有效缓解症状并降低复发风险。密切随访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