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髌骨骨折如何洗澡

2025.09.15 22:25

髌骨骨折后洗澡需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使用防水敷料或护具隔离患处、选择坐浴或擦浴减少患肢负重、控制水温防止血管过度扩张、动作轻柔避免二次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髌骨骨折后若存在手术切口或开放伤口,接触水可能引发感染。洗澡前需确认伤口愈合情况,未完全愈合时需严格避免沾水。即使拆线后初期仍建议用无菌敷料覆盖,洗澡后及时更换。感染风险较高时可用生理盐水局部清洁代替淋浴。

2.使用防水敷料或护具隔离患处:专用医用防水贴膜能有效阻隔水流,覆盖范围需超出伤口边缘3cm以上。护膝类器械应选择有密封设计的款式,佩戴前检查是否松动。若护具内层不慎浸湿,需立即拆除并消毒皮肤。

3.选择坐浴或擦浴减少患肢负重:站立淋浴可能因患肢承重导致骨折移位。建议使用防滑浴凳坐姿清洗,健康侧肢体支撑主要体重。擦浴时重点清洁非患处,骨折部位用湿毛巾绕开包扎区域轻拭。

4.控制水温防止血管过度扩张:高温水促使局部血流加速,可能加重肿胀和皮下出血。水温维持在40℃以下,时间不超过15分钟。洗澡后观察患处是否发红发热,出现异常需冰敷处理。

5.动作轻柔避免二次损伤:洗澡时避免突然屈膝或扭转动作,擦洗身体时由他人协助完成患侧清洁。使用长柄浴刷时可减少弯腰幅度,沐浴露选择低敏配方防止因瘙痒抓挠间接影响患肢。

髌骨骨折后恢复期间需根据愈合进度调整清洁方式,定期复查确认骨痂生长情况。出现持续疼痛或渗液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处理伤口。日常保持环境干燥防滑,防止跌倒造成再次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