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干出血应该如何处理

2025.08.11 14:19

脑干出血应立即就医并保持安静、避免随意搬动患者、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密切监测并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并保持安静:脑干出血属于危急重症,需第一时间送往具备救治条件的医院。转运过程中尽量减少颠簸和震动,避免加重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减少头部活动,保持环境安静以降低颅内压波动风险。

2.避免随意搬动患者:不当的体位改变可能引发脑干受压或二次损伤。搬运时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保持头部与躯干轴线一致,使用硬板担架固定。未经评估前禁止自行调整患者姿势,尤其避免颈部过度屈伸或旋转。

3.维持生命体征稳定:脑干出血常伴随呼吸循环功能障碍,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避免过高导致再出血或过低影响脑灌注。同时纠正电解质紊乱,保障心脑供氧。

4.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出血量较小且无脑疝风险时可采取药物降压、脱水降颅压等保守措施。若出血量大或压迫重要结构,需评估手术指征,如血肿清除术或脑室引流,但手术风险较高需谨慎权衡。

5.密切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持续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警惕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继发问题。早期康复介入可减少肢体功能障碍,但需避免过度刺激引发病情波动。

脑干出血预后与救治时机密切相关,家属需配合医疗决策,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或延误治疗。康复阶段应遵循医嘱逐步调整方案,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