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人体中的消炎穴位有哪些作用

2025.09.02 16:43

人体中存在多个具有消炎作用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免疫反应、促进气血运行,从而缓解炎症反应。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能够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对各类炎症性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消炎穴位的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有关。例如,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刺激该穴位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局部红肿热痛;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常用于缓解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太冲穴、内关穴等也能通过疏肝理气、调节气血的方式间接改善炎症状态。临床中,针灸、艾灸或按摩这些穴位可辅助治疗关节炎、牙龈炎、皮肤感染等疾病。

使用消炎穴位时需注意辨证施治,不同体质和病症适用的穴位及刺激方法有所差异。孕妇、出血性疾病患者及体质虚弱者应避免强刺激。穴位疗法不能完全替代药物,严重感染需及时就医。操作前应确保穴位定位准确,过度按压可能导致软组织损伤。结合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才能更有效发挥穴位的消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