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感染性结石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5.06.12 09:25

感染性结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溶石、手术取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调整尿液酸碱度、控制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溶石:药物溶石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溶解结石的药物,使结石逐渐变小并排出体外。常用药物包括碱性药物和酸化药物,根据结石成分选择合适药物。药物溶石适用于体积较小、成分适合溶解的结石,需长期坚持用药并定期复查。

2.手术取石:手术取石是通过外科手术直接取出结石,适用于体积较大或药物无法溶解的结石。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前需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术后需预防感染和结石复发。

3.体外冲击波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是利用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击碎,再通过尿液排出。适用于体积适中、位置合适的结石。治疗过程无需开刀,但需多次治疗才能完全清除。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疼痛,需密切观察。

4.调整尿液酸碱度:调整尿液酸碱度是通过药物或饮食改变尿液环境,抑制结石形成或促进溶解。碱性尿液有助于尿酸结石溶解,酸性尿液有助于磷酸盐结石溶解。需定期检测尿液酸碱度,调整治疗方案。

5.控制感染:控制感染是治疗感染性结石的关键,需使用敏感抗生素彻底清除病原体。感染控制不佳会导致结石复发或病情加重。治疗期间需监测感染指标,避免滥用抗生素。

治疗过程中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和患者身体状况选择合适方法,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饮食调整和水分摄入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出现不适及时就医,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