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老年人应该如何补钙

2025.09.15 22:25

老年人补钙可通过饮食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乳制品和豆制品、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选择适合的钙片补充剂并遵医嘱、保持规律运动增强骨骼强度、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减少钙流失。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乳制品和豆制品: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钙含量高且易吸收,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也是优质钙源。绿叶蔬菜如芥菜、苋菜含钙丰富,但需焯水减少草酸干扰。鱼类中沙丁鱼、虾皮等含钙量较高,可适量食用。建议每日均衡搭配多种食材,避免单一饮食导致营养不足。

2.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进而提升钙的吸收率。建议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每天暴露四肢皮肤15-30分钟,避免暴晒损伤。阴雨天或冬季日照不足时,可通过食用海鱼、蛋黄等补充维生素D,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补充剂。

3.选择适合的钙片补充剂并遵医嘱:碳酸钙需随餐服用且依赖胃酸分解,胃酸不足者可选柠檬酸钙。补钙需结合个体需求,过量可能引发便秘或结石。同时避免与铁剂、甲状腺药物同服,间隔至少2小时。定期检测血钙和尿钙水平,调整剂量防止副作用。

4.保持规律运动增强骨骼强度: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能刺激骨骼生长,延缓钙流失。柔韧性训练如瑜伽可改善关节灵活性,降低骨折风险。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量力而行避免摔倒。长期卧床者需进行床上活动,防止骨骼退化加速。

5.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减少钙流失: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排出,每日盐摄入应低于5克。油炸食品和肥肉中的脂肪酸会与钙结合形成难吸收物质,需控制食用量。咖啡因和酒精也会干扰钙吸收,建议每日咖啡不超过2杯,饮酒需适度。

补钙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存在肾病或心血管疾病者应严格控制钙摄入量。长期用药者需咨询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补钙期间出现腹胀、便秘等不适需及时调整方案。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动态评估补钙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