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女性的月经是怎么形成的

2025.09.29 12:08

女性的月经是由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引起的、卵巢激素调控内膜生长和剥落、排卵后黄体退化导致激素水平下降、内膜缺血坏死引发出血、经血通过宫颈和阴道排出体外。具体分析如下:

1.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引起的:如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会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如果没有受精,内膜表层组织会剥落,形成月经血。这一过程受激素精确调控,确保内膜再生与脱落的循环。

2.卵巢激素调控内膜生长和剥落:卵泡期雌激素促进内膜增生,排卵后孕激素使内膜分泌营养。若未受孕,两种激素水平骤降,内膜失去支持而崩溃脱落。激素变化是月经形成的核心机制。

3.排卵后黄体退化导致激素水平下降: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分泌孕激素维持内膜稳定。约14天后黄体退化,孕激素和雌激素急剧减少,直接触发内膜脱落。黄体寿命决定了月经周期的后半段时长。

4.内膜缺血坏死引发出血:激素撤退使内膜螺旋动脉痉挛收缩,供血中断导致组织缺氧坏死。随后血管扩张破裂,血液与坏死组织混合排出,形成经血。这一过程通常持续3-7天。

5.经血通过宫颈和阴道排出体外: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与血液混合,经宫颈口进入阴道后排出。经血中含纤溶酶防止凝固,宫颈黏液变稀薄利于经血通过,阴道酸性环境减少感染风险。

月经期间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或盆浴。注意观察经血量与周期变化,异常情况及时咨询医师。饮食宜清淡温暖,保证充足休息,减少生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