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怎样缓解剖宫产的疼痛

2025.04.27 16:26

剖宫产后可通过药物镇痛、物理疗法、体位调整、心理疏导、早期活动缓解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镇痛:剖宫产术后疼痛主要来自切口及子宫收缩,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阿片类制剂,通过阻断疼痛信号传递减轻不适。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过量或依赖。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哺乳期需谨慎选择。

2.物理疗法: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切口周围疼痛;冷敷则能减少组织肿胀和炎症反应。术后24小时内建议冷敷,后期转为热敷。轻柔按摩腹部周围区域也有助于放松肌肉,但需避开切口位置。

3.体位调整:术后采用半卧位或侧卧位可减少腹部张力,降低切口牵拉痛。使用枕头支撑腰背部或膝关节下方,保持脊柱自然曲线,避免长时间平躺导致肌肉僵硬。翻身时用手按压切口部位,减轻活动时的疼痛感。

4.心理疏导:焦虑和紧张会加剧疼痛感知,可通过深呼吸、冥想或听舒缓音乐放松情绪。家属陪伴和医护人员的鼓励也能增强安全感,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了解疼痛是暂时的生理反应,有助于建立积极心态。

5.早期活动:术后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下床活动,可预防肠粘连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间接减轻腹胀引起的疼痛。初始活动需缓慢,逐步增加强度,避免突然用力。适当行走还能改善血液循环,加速切口愈合。

剖宫产疼痛管理需结合个体情况,多学科协作能优化恢复效果。术后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时反馈异常症状,避免感染或并发症加重疼痛。均衡营养和充足睡眠对修复组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