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髓损伤有什么并发症

2025.09.15 22:26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泌尿系统并发症、压疮。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后,神经传导通路中断,损伤平面以下肌肉失去大脑控制,出现肌力下降或完全瘫痪。损伤位置越高,影响范围越大,可能累及四肢或躯干。长期瘫痪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进一步限制活动能力。早期康复训练可延缓肌肉退化,但功能恢复程度取决于损伤严重性。

2.感觉异常:损伤平面以下常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包括触觉、痛觉及温度觉障碍。部分情况伴随异常疼痛,如烧灼感或针刺感,与神经传导异常有关。感觉缺失易导致皮肤受伤而不自知,增加感染风险。需定期检查皮肤状态,避免长时间压迫或摩擦。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脊髓损伤影响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平衡,可能出现血压波动、心率异常或体温调节障碍。高位损伤易引发自主神经反射亢进,表现为突发头痛、出汗及血压骤升。此类情况需及时干预,避免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4.泌尿系统并发症: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常见,表现为尿潴留或失禁。长期尿潴留易引发尿路感染或肾积水,严重时损害肾功能。需通过间歇导尿或药物管理排尿功能,定期监测尿液性状及肾功能指标。

5.压疮:长期卧床或坐位导致局部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坏死。骶尾部、足跟等骨突部位高发。预防需定时翻身、使用减压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营养不良者需加强蛋白质摄入。

脊髓损伤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评估各系统功能。康复计划应个体化,结合损伤程度调整训练强度。避免长时间固定体位,预防深静脉血栓。心理支持不可忽视,积极应对情绪变化有助于整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