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髓损伤并发症

2025.09.15 22:26

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压疮、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具体分析如下:

1.压疮:长期卧床或坐位导致局部皮肤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引发组织坏死。预防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气垫床分散压力。定期检查骨突部位如骶尾、足跟,发现红肿及时处理。营养支持对皮肤修复至关重要,需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

2.泌尿系统感染: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易导致尿液滞留,细菌滋生引发感染。间歇导尿可减少感染风险,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mL。定期尿常规检查监测感染迹象,出现尿频尿急需及时就医。避免使用不透气尿垫,保持会阴部清洁。

3.深静脉血栓:肢体活动受限导致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形成血栓。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促进血液循环,穿戴弹力袜或使用气压治疗仪。卧床时抬高下肢15度,密切观察下肢肿胀疼痛症状。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4.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神经支配缺失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长期固定引发僵硬。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包括被动牵拉和电刺激治疗。保持关节功能位,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活动至少3次。定制个性化锻炼计划,逐步增加主动运动强度。

5.自主神经反射异常:损伤平面以上刺激引发血压骤升、头痛等危险症状。避免膀胱过度充盈、便秘等诱因,及时排空肠道和膀胱。出现症状时立即坐起降低血压,松解紧身衣物。记录发作诱因和频率,就医调整管理方案。

日常生活中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定期复查评估功能恢复情况。保持环境无障碍,防止跌倒等二次伤害。心理调适同样重要,积极面对有助于改善预后。家属应掌握基本护理技能,协助完成日常照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