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叫骨折内固定术

2025.07.29 15:21

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旨在通过植入金属器械如钢板、螺钉或钉子来稳定和固定骨折部位,以促进骨骼的愈合。这种手术通常在骨折发生后进行,尤其是在骨折移位或不稳定的情况下,内固定术能够帮助恢复骨骼的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

在进行骨折内固定术时,外科医生首先会通过切口暴露骨折部位,然后将骨折的两端对齐,确保其正确的位置。接下来,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将其牢固地固定在骨骼上。内固定术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持,使骨骼在愈合过程中不易发生移位。内固定术通常能够减少术后恢复时间,患者在康复期间可以更早地开始功能锻炼,恢复日常活动。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以增强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促进功能的全面恢复。

在进行骨折内固定术之前,需注意一些关键事项。首先,术前评估至关重要,医生会进行全面的体检和影像学检查,以确定骨折的类型、位置及其严重程度。患者需告知医生既往病史、过敏史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准备包括禁食、清洁手术部位以及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手术后,患者需遵循医生的指示,定期复查,以确保骨骼愈合良好。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适当的镇痛措施和休息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术后应避免剧烈活动和负重,直至医生确认骨骼愈合良好。定期进行物理治疗有助于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的力量,促进整体康复。骨折内固定术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