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中风走路不稳应该怎么治疗

2025.08.11 14:18

中风后走路不稳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平衡能力、服用药物控制基础疾病、使用辅助器具增加稳定性、针灸刺激神经功能恢复、调整饮食促进脑部修复。具体分析如下:

1.康复训练改善平衡能力:中风患者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针对性训练,如步态练习、重心转移及平衡垫训练。初期可借助平行杠或减重设备,逐步过渡到独立行走。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长期坚持能增强肌肉协调性,重建神经传导路径,显著提升行走稳定性。

2.服用药物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是中风复发的高危因素。遵医嘱使用降压药、降脂药或抗凝药物,可减少血管堵塞风险,防止病情恶化。药物需定时定量服用,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指标,确保疗效稳定。

3.使用辅助器具增加稳定性:拐杖、助行器或矫形鞋垫能提供额外支撑,降低跌倒风险。选择器具时需根据步态障碍程度调整,如单侧无力建议使用四脚拐。定期检查器具磨损情况,避免因设备老化导致意外。

4.针灸刺激神经功能恢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激活受损神经。针灸需由专业医师操作,每周2-3次,配合电针效果更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酸胀感,属正常反应。

5.调整饮食促进脑部修复:增加富含卵磷脂的豆制品、深海鱼类及新鲜蔬果,减少高盐高脂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抗氧化成分,有助于修复神经细胞。饮食需清淡易消化,避免加重代谢负担。

治疗期间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体位变化。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脑部恢复情况。家属应清除居家障碍物,确保活动空间安全。出现头晕或步态加重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