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乙类传染病有哪些

2024.12.05 17:58

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具体分析如下: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这是一种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较快,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在2003年曾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流行,给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防控措施包括隔离患者、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2.艾滋病: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主要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HIV病毒会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逐渐丧失。患者在感染后可能经历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艾滋病期会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严重威胁生命健康。目前虽然没有根治方法,但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3.病毒性肝炎:

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传播途径和致病特点有所差异。甲型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则多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病毒性肝炎可引起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管理传染源等。

4.脊髓灰质炎:

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患者多为1-6岁儿童,主要症状是发热,肢体疼痛,部分患者可发生弛缓性神经麻痹并留下瘫痪后遗症,俗称小儿麻痹症。通过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该疾病,全球范围内的脊髓灰质炎根除计划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由特定禽流感病毒亚型如H5N1、H7N9等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与禽类密切接触者,如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等职业人群。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等,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禽类疫情监测、减少人与禽类接触、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传染源等。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必要时可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同时,积极接种相关疫苗也是预防乙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