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乙类传染病有哪些

2025.03.11 11:55

乙类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肺结核、艾滋病、梅毒、麻疹。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常见类型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通过血液、体液传播,感染后可能导致急性或慢性肝炎,严重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避免不洁注射和性行为。

2.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和体重下降。肺结核通过空气传播,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可传播病菌。治疗需长期使用抗结核药物,预防措施包括接种卡介苗和改善生活条件。

3.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免疫系统疾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感染后免疫系统逐渐受损,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预防措施包括安全性行为和避免共用注射器。

4.梅毒: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分为一期、二期和晚期梅毒。初期症状为硬下疳,随后出现皮疹和全身症状。晚期梅毒可损害心脏、神经系统和骨骼。治疗主要使用青霉素,预防措施包括安全性行为和定期体检。

5.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和皮疹。麻疹通过空气传播,感染后可引起肺炎、脑炎等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接种麻疹疫苗,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乙类传染病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及时诊断、有效治疗和广泛预防是控制这些疾病的关键。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改善卫生条件,可以有效减少乙类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