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脾病传肾属于什么

2025.05.26 20:20

脾病传肾属于五行相乘、母病及子、脏腑相传、病理演变、整体失衡。具体分析如下:

1.五行相乘:脾属土,肾属水,土能克水。脾病日久,土气过盛或虚弱失制,均可导致对肾水的过度克制,形成相乘之害。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进一步阻碍肾的气化功能,加重肾脏负担。脾肾关系失调后,水液代谢紊乱,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2.母病及子: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脾虚则气血不足,难以充养肾精,导致肾精亏虚。长期脾虚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不能转化为肾精,出现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肾虚表现。脾肾相互依赖,脾病不愈必然累及肾脏功能。

3.脏腑相传:脾与肾通过经络相互联系,脾经与肾经在体内有多处交会。脾病可通过经络传导影响肾脏,如脾湿下注,阻滞肾经,引发淋浊、带下等病症。脾主升清,肾主封藏,脾不升清则肾失封藏,出现遗尿、滑泄等症。

4.病理演变:脾病初期多为气虚、湿困,久则及肾,转为脾肾两虚或阳虚。脾阳虚衰,不能温煦肾阳,导致肾阳不足,出现畏寒肢冷、五更泄泻等症。病理过程中,脾肾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

5.整体失衡:脾肾分属中下二焦,共同维持水液代谢与能量转化。脾病传肾后,整体气化功能失调,水湿泛滥,精微流失。脾肾失衡还可影响其他脏腑,如累及心肺,导致喘息、心悸,形成复杂病机。

脾病传肾是中医理论中重要的病理传变规律,体现了脏腑间的生克关系与整体观念。临床需根据具体证候,辨证施治,兼顾脾肾,以恢复机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