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憋尿久了尿液变色为什么

2024.12.16 16:52

憋尿久了尿液变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尿液中浓缩的废物和色素增加。当膀胱内的尿液长时间未排出,尿液中的水分逐渐被身体吸收,导致尿液浓度升高,从而使得尿液的颜色变得更加深沉,通常呈现出深黄色或琥珀色。这种现象不仅与尿液的浓缩程度有关,还与身体的水分摄入、饮食、药物以及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在正常情况下,尿液的颜色通常是淡黄色的,这是由于尿液中含有一种叫做尿胆素的色素。尿胆素是胆红素代谢的产物,正常情况下,它的浓度较低,因此尿液颜色较浅。当长时间憋尿时,膀胱内的尿液会因缺乏排出而逐渐浓缩,尿液中的水分减少,尿胆素和其他代谢废物的浓度则相应增加,导致尿液颜色加深。饮食中某些食物如胡萝卜、甜菜等或药物如某些维生素和抗生素也可能影响尿液的颜色。长期憋尿还可能导致尿液中的毒素和废物积累,进而影响身体的健康。

在憋尿的过程中,除了尿液颜色变化外,还需要注意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长时间憋尿可能导致膀胱过度扩张,甚至引发尿路感染、膀胱炎等问题。尤其是在高温天气或剧烈运动后,身体对水分的需求增加,憋尿可能加重脱水的风险。憋尿还可能导致排尿时的疼痛和不适,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长时间憋尿,保持良好的排尿习惯,及时排出尿液,以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如果发现尿液颜色异常且伴随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保持适量的水分摄入,不仅有助于尿液的正常排出,也能有效预防尿液颜色异常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