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5.09.01 08:56

骨折后需注意及时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遵医嘱合理用药缓解疼痛肿胀、适度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加强营养摄入加速骨骼愈合。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骨折后首要措施是限制患处活动,防止断裂骨骼移位或加重损伤。使用夹板、石膏等外固定装置可维持骨骼稳定,减少软组织牵拉。搬运时需托扶伤肢上下关节,避免单点受力。卧床期间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2.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需立即清创包扎,闭合性骨折也需观察皮肤状况。定期更换敷料时严格消毒,接触伤口前洗手。石膏固定后避免潮湿,可用软布吸汗。出现红肿热痛或渗液需及时就医,警惕骨髓炎等并发症。

3.遵医嘱合理用药缓解疼痛肿胀:早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炎症反应,但需避免长期服用以防胃肠刺激。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改善局部微循环,但出血倾向者慎用。疼痛剧烈时可短期应用镇痛剂,但需注意成瘾性。

4.适度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固定解除后逐步进行关节屈伸、肌肉等长收缩等训练,防止粘连和萎缩。动作需轻柔缓慢,以不引发剧痛为度。水中运动可减少负重压力,适合下肢骨折恢复期。过度锻炼可能造成骨痂断裂,需循序渐进。

5.加强营养摄入加速骨骼愈合:每日补充足量蛋白质和钙质,如牛奶、豆制品、深绿叶菜等。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适量晒太阳有助于合成。胶原蛋白是骨基质重要成分,可通过食用蹄筋、鱼鳔等补充。戒烟酒以免影响血管新生和成骨细胞活性。

恢复期间需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避免患肢过早负重或剧烈扭转,睡眠时用软枕调整体位。心理调适同样重要,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内分泌系统稳定,间接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