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7.23 08:36

骨折后需及时就医固定患处、避免移动伤肢加重损伤、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愈合、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固定患处:骨折后首要任务是就医,通过X光等检查明确损伤程度。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石膏、夹板或手术内固定等方式稳定骨折端。固定可减少疼痛,防止断端移位造成二次伤害。固定后需定期复查,确保骨骼对位良好。

2.避免移动伤肢加重损伤:骨折初期断端不稳定,随意活动可能导致错位或损伤周围血管神经。搬运时需托扶伤肢上下关节,避免单点受力。卧床时用软垫抬高患肢,减轻肿胀。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拄拐避免负重。

3.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需清创缝合,闭合性骨折固定后需观察皮肤状况。石膏固定期间避免沾水,可用保鲜膜包裹后擦浴。出现皮肤发红、渗液或异味需及时就医。长期卧床者需勤翻身,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

4.合理补充营养促进骨骼愈合:骨折愈合需大量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富含钙质食物,搭配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影响钙吸收。吸烟饮酒会延缓愈合,需严格戒除。

5.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功能:拆除固定后需逐步活动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和粘连。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热敷后轻柔按摩。中期加入主动屈伸训练,后期可进行抗阻练习。训练强度以不引起剧痛为度,过度锻炼可能造成再次骨折。

骨折后需关注全身状况,长期卧床可能引发便秘或尿路感染,需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疼痛管理需按阶梯用药,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心理调适同样重要,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