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痢疾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2025.09.18 16:35

小儿痢疾是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频繁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发热等,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或惊厥。治疗以抗感染、补液及对症支持为主,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针对性药物。

小儿痢疾的典型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带黏液或血液,伴随阵发性腹痛和里急后重感。细菌性痢疾起病急,常伴高热;阿米巴痢疾则病程较缓,粪便呈果酱样。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呕吐、食欲减退及精神萎靡。诊断需结合粪便常规、培养或抗原检测。治疗上,细菌性痢疾常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或阿米巴痢疾用甲硝唑,同时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发热可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避免滥用止泻剂。

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隔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餐具、衣物需消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米汤、稀粥,避免高糖或高纤维食物加重腹泻。密切观察尿量、精神状态,发现脱水迹象如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需及时就医。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预防重点在于饭前便后洗手、饮用清洁水及食物彻底加热。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反复高热、抽搐、意识模糊,需立即送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