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性瘫痪饮食中需要注意什么

2025.08.11 14:17

脑性瘫痪患者的饮食需注重营养均衡、避免误吸风险、控制进食速度、保持适当体位、补充足够水分。具体分析如下:

1.营养均衡:脑性瘫痪患者可能因肌肉协调障碍导致进食困难,需选择易消化且营养密度高的食物。膳食应包含充足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必要时可制作成糊状或泥状以减少咀嚼难度。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防止营养不良或肥胖。

2.避免误吸风险:吞咽功能障碍是常见问题,需选择适当食物质地,如半流质或软食。避免进食颗粒状、黏稠或过于干燥的食物,如坚果、年糕等。进食时保持专注,减少分心,降低食物误入气道的可能性。

3.控制进食速度:过快进食可能增加呛咳风险,需小口慢咽。可使用特殊餐具辅助,如防滑碗或弯曲勺,便于患者自主进食。必要时由照护者协助,确保每一口食物充分咀嚼和吞咽后再继续进食。

4.保持适当体位:进食时采用坐位或半卧位,头部略微前倾,减少食物反流或误吸。避免平躺或头部后仰姿势,确保食道畅通。使用靠垫或固定带辅助体位稳定,提高进食安全性。

5.补充足够水分:脱水可能加重肌肉痉挛或便秘,需定时定量饮水。若吞咽液体困难,可改用增稠剂调整水的粘度,或通过汤、果汁等补充。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分次少量摄入更安全。

脑性瘫痪患者的饮食管理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定期评估营养状态和吞咽功能变化。出现进食困难或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强行喂食或忽视异常症状,确保饮食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