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桡动脉出血止血后如何处理

2025.03.07 20:05

桡动脉出血止血后应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定期更换敷料、及时就医复查。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止血后需持续关注伤口是否有再次出血的迹象,观察伤口周围皮肤颜色、温度及肿胀程度。若发现伤口渗血、肿胀加重或皮肤发紫,可能提示止血不彻底或血液循环受阻,需立即采取进一步措施。同时注意患者是否有头晕、乏力等失血症状,必要时补充液体以维持血容量。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止血后应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避免伤口直接接触外界环境。每日检查伤口,若敷料被血液浸透应及时更换。保持伤口周围皮肤清洁,可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拭,但避免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注意保持伤口干燥,防止细菌滋生,降低感染风险。

3.避免剧烈活动:止血后应限制患肢活动,尤其是手腕和手指的屈伸运动。可使用夹板或绷带固定患肢,减少桡动脉再次受损的风险。避免提重物、用力握拳等可能增加血管压力的动作。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恢复期间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进行剧烈活动。

4.定期更换敷料:根据伤口情况,每1-2天更换一次敷料。更换时注意无菌操作,先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观察伤口愈合情况,若发现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更换敷料时动作轻柔,避免牵拉伤口。若使用止血带,应定期松解,防止肢体缺血性坏死。

5.及时就医复查:止血后应定期到医院复查,评估伤口愈合情况及桡动脉功能。医生可能会进行超声检查,确认桡动脉是否通畅。若出现持续性疼痛、麻木或手指活动障碍,应立即就医。遵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进行血管修复手术。定期监测血压,确保血液循环正常。

桡动脉作为上肢主要供血动脉之一,其损伤可能严重影响手部功能。止血后需特别注意预防感染和血管并发症,如血栓形成或动脉瘤。患者应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促进伤口愈合。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止血过程及后续处理,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或凝血功能障碍,需特别注意伤口护理和全身状况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