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怎么判断髌骨骨折愈合

2025.09.15 22:26

判断髌骨骨折愈合可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线消失、局部压痛与叩击痛消失、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患肢负重行走无疼痛、肌肉力量恢复至健侧水平。具体分析如下:

1.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线消失:通过X光片或CT扫描观察骨折线是否模糊或消失,骨痂形成且连续性好,表明骨折端已达到生物力学稳定。若骨折线清晰可见或存在明显间隙,则提示愈合不良。影像学评估需结合临床体征综合判断,避免单一依赖检查结果。

2.局部压痛与叩击痛消失:愈合良好的髌骨骨折在按压或叩击时无疼痛感,若仍有明显压痛或纵向叩击痛,可能提示骨折未完全愈合或存在延迟愈合。检查时需对比健侧,排除软组织损伤干扰。

3.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至受伤前水平,无活动受限或僵硬感,表明骨折愈合后未影响关节结构。若活动时伴随弹响或卡顿,需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关节面不平整或粘连。

4.患肢负重行走无疼痛:患者可独立行走且无跛行,上下楼梯时髌骨无异常疼痛,说明骨折已承受正常生理负荷。若负重后出现疼痛或肿胀,需警惕愈合不牢固或应力性损伤。

5.肌肉力量恢复至健侧水平:股四头肌肌力与健侧基本一致,直腿抬高无乏力感,表明骨折愈合后肌肉功能未受损。肌力测试可通过抗阻伸膝动作评估,力量差异过大可能提示神经肌肉恢复不全。

康复期间需避免过早剧烈运动,防止二次损伤。定期复查影像学,动态观察愈合进展。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结合专业指导。出现异常肿胀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蛋白质,促进骨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