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怎么判定是跟腱挛缩

2025.07.23 08:37

跟腱挛缩可通过观察足背屈受限、行走时足跟无法着地、被动拉伸时跟腱紧张感明显、站立位踝关节背屈角度减小、长期存在可能导致足弓变高等表现判定。具体分析如下:

1.足背屈受限:正常情况下踝关节可背屈20度以上,跟腱挛缩时主动背屈角度明显减小,被动拉伸仍无法达到正常范围。足部背屈过程中可能伴随疼痛或僵硬感,尤其在膝关节伸直时更为显著,因跟腱与腓肠肌跨过膝踝两关节。

2.行走时足跟无法着地:步态分析可见患侧支撑相缩短,足跟提前抬起或全程未接触地面,呈现踮脚走路特征。长期代偿可能引发膝关节过伸或骨盆前倾,需结合动态步态评估与静态检查综合判断。

3.被动拉伸时跟腱紧张感明显:检查时固定膝关节伸直位,缓慢背屈踝关节,可触及跟腱呈条索状硬结,阻力随角度增大而增强。与健侧对比,患侧拉伸终点出现早且伴有明显僵硬,提示挛缩程度。

4.站立位踝关节背屈角度减小:患者双足平立时,患侧踝关节自然背屈角度较健侧减小5度以上,或需屈膝代偿才能全足着地。此现象在单侧挛缩时对比显著,双侧挛缩需参考年龄标准值判断。

5.长期存在可能导致足弓变高:跟腱持续缩短会牵拉跟骨上提,继发高弓足畸形,表现为足纵弓异常增高、前掌压力集中。此类结构性改变多伴随足底筋膜紧张,需结合足印分析或影像学确认。

出现上述表现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自行强行拉伸导致跟腱损伤。日常注意选择足跟支撑良好的鞋子,减少赤足行走。儿童生长发育期需定期监测跟腱柔韧性,中老年群体应重视渐进式牵拉训练。治疗需结合个体差异制定方案,防止过度矫正引发其他关节代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