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临床上常见的意识障碍有哪些

2025.08.11 14:17

临床上常见的意识障碍有嗜睡、昏睡、昏迷、谵妄、意识模糊。具体分析如下:

1.嗜睡:嗜睡是一种轻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持续处于睡眠状态,但能被轻微刺激唤醒,并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执行简单指令,停止刺激后很快再次入睡。生理反射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常见于轻度脑损伤、代谢紊乱或药物作用等情况。需注意与生理性疲劳区分,后者无病理基础。

2.昏睡:昏睡是较嗜睡更严重的意识障碍,需强烈刺激如疼痛或反复呼唤才能唤醒,醒后反应迟钝,答非所问或仅能发出含糊声音,刺激停止后立即陷入深睡。生理反射存在但减弱,可能伴随呼吸或血压异常。多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加深,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3.昏迷: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任何刺激均不能唤醒,无自主运动。根据程度分为浅昏迷部分反射存在、中度昏迷强烈疼痛刺激偶有反应和深昏迷所有反射消失。常伴随瞳孔散大、呼吸不规则等脑干功能受损表现,需紧急处理以维持基本生命功能。

4.谵妄:谵妄以注意力障碍和认知功能急性波动为特征,表现为意识清晰度下降伴精神运动性兴奋,如烦躁不安、幻觉或错觉。症状昼夜波动明显,夜间加重。常见于感染、中毒或电解质紊乱,需及时纠正诱因以防意外损伤。

5.意识模糊:意识模糊介于嗜睡与谵妄之间,表现为对时间、地点或人物定向力部分丧失,思维迟缓但无显著兴奋。言语虽连贯但内容简单或重复,可能伴随轻度记忆力障碍。多由脑缺氧或轻度代谢异常引起,需评估潜在病因并动态观察进展。

出现意识障碍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密切记录症状变化及持续时间,提供详细病史以协助诊断。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跌倒或误吸,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监测体温、脉搏等基本生命指标,配合专业医疗人员完成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