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意识障碍的分类有哪些

2025.08.01 08:56

意识障碍的分类有嗜睡、昏睡、昏迷、谵妄、意识模糊。具体分析如下:

1.嗜睡: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形式,表现为睡眠时间明显延长,但能被言语或轻微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或执行指令,停止刺激后很快又入睡。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生命体征平稳。常见于轻度脑损伤或代谢性疾病早期,需密切观察是否进展为更严重的意识障碍。

2.昏睡:昏睡程度较嗜睡更深,需强烈刺激如反复高声呼唤或疼痛刺激才能唤醒,醒后反应迟钝,答非所问或仅能简单应答,停止刺激后迅速陷入深睡。生理反射减弱,可能出现病理反射。多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加重,需警惕颅内压增高或严重代谢紊乱。

3.昏迷: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完全丧失,任何刺激均不能唤醒,无自主运动。根据程度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生理反射逐渐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常见于严重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或脑疝形成,需紧急处理以维持基本生命功能。

4.谵妄:谵妄以意识内容障碍为主,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定向力丧失、错觉或幻觉,常伴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症状呈波动性,夜间加重。多见于急性脑病综合征或中毒,需排除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可逆性因素。

5.意识模糊:意识模糊介于嗜睡与谵妄之间,表现为觉醒度下降伴认知功能减退,对时间、地点或人物定向不准,反应迟缓但无幻觉或躁动。常见于轻度脑缺血或慢性脑病,需动态评估以防病情恶化。

意识障碍的评估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避免遗漏潜在病因。不同分类的处理原则差异显著,早期识别对预后至关重要。观察过程中需记录意识变化、瞳孔反应及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