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气滞血瘀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吗

2025.07.01 08:35

气滞血瘀确实可能引起脑供血不足。中医理论认为,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障碍,当气滞血瘀发生在头部或相关经络时,可能影响脑部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气滞血瘀的形成与情绪失调、久坐不动、寒邪侵袭等因素密切相关。长期情志不畅可能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进而影响血液运行;缺乏运动则使气血流速减缓,血液易于瘀滞;外感寒邪可凝滞血脉,加重血瘀。当这些病理因素作用于脑部血管或相关经络时,血管收缩或血流受阻,脑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濡养,便会出现供血不足的表现。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微循环障碍、血液黏稠度增高等与气滞血瘀相关的病理变化,可能间接导致脑缺血。

预防和改善气滞血瘀引起的脑供血不足,需注重情绪调节与适度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疏通气机,避免肝郁气滞;规律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可促进气血流通。饮食上宜少食生冷油腻,适当选用活血化瘀食材如山楂、黑木耳。若症状明显,建议及时就医,结合中医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滥用活血药物。同时,需排查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器质性疾病,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