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尿结石排出后为什么会出血

2025.06.06 19:48

尿结石排出后出血可能由于结石移动划伤尿路黏膜、结石刺激引发局部炎症、尿路感染导致组织充血、排石过程中肌肉痉挛损伤血管、结石残留摩擦尿路壁。具体分析如下:

1.结石移动划伤尿路黏膜:结石在排出过程中与输尿管或尿道黏膜直接接触,尖锐部分可能造成机械性损伤,导致黏膜破裂出血。多饮水促进尿液稀释,减少摩擦,必要时服用止血药物。

2.结石刺激引发局部炎症:结石长期滞留会刺激尿路黏膜,引发充血水肿,排石时炎症部位易出血。可适当使用抗炎药物缓解症状,同时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3.尿路感染导致组织充血:结石可能携带细菌,引发尿路感染,感染部位血管扩张脆弱,排石时易破裂出血。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局部清洁。

4.排石过程中肌肉痉挛损伤血管:输尿管或尿道肌肉为排出结石剧烈收缩,可能挤压周围血管导致破裂。热敷缓解痉挛,必要时使用解痉药物减轻疼痛和出血。

5.结石残留摩擦尿路壁:结石未完全排出,残留碎片继续摩擦尿路,造成持续性出血。复查超声确认结石排净,若残留可配合药物或物理疗法促进排出。

尿结石排出后出血多为暂时现象,通常随黏膜修复逐渐缓解。若出血量大或持续不愈,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其他病变。日常注意饮食调节,减少结石复发风险,定期复查确保尿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