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鼻腔流血要做哪些检查

2025.06.30 16:16

鼻腔流血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测、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血压测量。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检查:通过采集静脉血液分析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感染或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而白细胞异常提示潜在炎症。此项检查可快速筛查全身性病因,为后续诊断提供基础依据。

2.凝血功能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指标,评估血液凝固能力。肝功能异常或遗传性凝血障碍如血友病可能引发鼻腔反复出血。若结果异常需进一步排查肝脏疾病或凝血因子缺乏。

3.鼻内镜检查:使用光纤设备直观观察鼻腔内部结构,定位出血点并检查黏膜病变。常见病因包括鼻中隔偏曲、血管瘤或糜烂性炎症。该检查能明确局部损伤范围,指导精准治疗如电凝止血。

4.影像学检查:CT或MRI可显示鼻腔及鼻窦的解剖异常,如肿瘤、骨折或血管畸形。尤其适用于反复出血或伴随头痛的患者,帮助鉴别占位性病变。影像结果结合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5.血压测量:高血压可能导致鼻腔小血管破裂,尤其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加重出血风险,需监测并稳定血压水平。突发严重出血时,血压数据对判断病情危急程度至关重要。

鼻腔出血后应保持坐位低头,避免血液倒流呛咳。临时可用手指按压鼻翼止血,冷敷前额促进血管收缩。频繁出血或伴随头晕、面色苍白需立即就医。止血过程中勿填塞过硬物品,防止二次损伤。日常保持鼻腔湿润,减少挖鼻等刺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