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红 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科

上巨虚和下巨虚的位置及功效

2025.09.02 16:43

上巨虚和下巨虚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分别位于小腿前外侧,具有调理胃肠功能的作用。

上巨虚位于犊鼻穴下6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是大肠的下合穴,主治肠鸣、腹痛、泄泻、痢疾等肠道疾病,对便秘和消化不良也有改善作用。下巨虚位于上巨虚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是小肠的下合穴,常用于小腹痛、泄泻、痢疾及下肢痿痹,对乳痈等热证也有辅助疗效。两穴均能疏通胃肠气机,促进消化吸收,临床常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针刺上巨虚和下巨虚时需注意准确定位,避免损伤胫骨前肌及深部血管神经。体质虚弱或孕妇慎用,以免刺激过强引发不适。艾灸时需控制温度,防止烫伤。急性腹痛或腹泻患者应及时就医,不可仅依赖穴位治疗延误病情。操作前需消毒针具,避免感染。长期胃肠功能紊乱者应结合饮食调理及综合治疗,不可过度依赖单一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