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下巨虚的功效与作用

2025.08.28 15:54

下巨虚是足阳明胃经的重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下肢痿痹等病症。

下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该穴归属胃经,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能够调和胃肠、消积导滞,对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弱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下巨虚还可疏通下肢经络,缓解膝胫酸痛、足跟疼痛及下肢无力等问题。刺激该穴位可促进胃肠蠕动,调节消化液分泌,增强机体代谢功能。在针灸或艾灸治疗中,下巨虚常与上巨虚、足三里等穴位配伍,以增强疗效。

使用下巨虚时需注意操作规范。孕妇慎用该穴,以免引发子宫收缩。局部皮肤破损或感染者不宜施针。艾灸时应控制温度,避免烫伤。体质虚弱者刺激强度宜轻,以防晕针。治疗期间需结合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长期症状未缓解者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