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连庆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哪几种疾病引起盗汗

2025.08.28 15:54

盗汗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常见原因包括结核病、内分泌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夜间异常出汗通常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病因。

结核病是导致盗汗的典型病因,病原体感染后常伴随低热、消瘦等症状。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或更年期综合征,因激素水平紊乱影响体温调节,也可能引发盗汗。某些感染性疾病如HIV、心内膜炎或布鲁氏菌病,因免疫系统持续激活,同样会出现夜间出汗。淋巴瘤、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因代谢异常或肿瘤热,也可能表现为盗汗。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因炎症反应活跃,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

出现盗汗需及时就医,尤其伴随体重下降、长期发热或淋巴结肿大时,需完善结核菌素试验、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避免自行用药掩盖病情,夜间保持环境通风,选择透气衣物。记录出汗频率与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诊断,必要时需进行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