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得了足跟痛该如何治疗

2025.09.15 22:26

足跟痛可通过休息减少足部负重、穿戴足弓支撑鞋垫、局部热敷或冷敷缓解炎症、适度拉伸跟腱及足底筋膜、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镇痛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减少足部负重:足跟痛急性期需暂停长时间行走或站立,避免加重局部损伤。建议选择坐卧姿势,必要时使用拐杖分散足底压力。过度负重可能导致足底筋膜微撕裂或跟骨脂肪垫损伤,休息有助于组织修复。

2.穿戴足弓支撑鞋垫:定制矫形鞋垫可矫正足弓异常受力,分散跟骨压力。软质硅胶垫能缓冲震动,减少行走时对足跟的冲击。长期使用可改善足底筋膜紧张状态,但需避免鞋垫过高导致足弓代偿性劳损。

3.局部热敷或冷敷缓解炎症:急性肿痛期可用冰袋冷敷10分钟以收缩血管消肿;慢性疼痛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注意冷敷时避免冻伤,热敷温度不超过40℃,每日重复2-3次。

4.适度拉伸跟腱及足底筋膜:面向墙壁双手推墙,患侧腿后伸保持脚跟贴地,牵拉跟腱30秒。坐姿用毛巾套住前脚掌向身体方向拉,维持足底筋膜张力。每日3组,动作需缓慢以防拉伤。

5.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镇痛:布洛芬等药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足跟周围无菌性炎症。需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刺激,连续用药不超过7天。合并消化道溃疡者慎用。

治疗期间需选择软底宽松的鞋子,避免赤足行走或穿硬底拖鞋。体重超标者应逐步减重以降低足部负荷。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夜间灼痛,需排查跟骨骨刺或神经压迫等问题。自行处理无效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