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出现足跟痛应该如何治疗

2025.09.15 22:25

足跟痛可通过休息减少局部压力、热敷或冷敷缓解炎症、穿戴足弓支撑鞋垫、适度拉伸跟腱及足底筋膜、局部药物外敷减轻疼痛。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减少局部压力:足跟痛多因长期站立或行走导致足底筋膜或跟骨持续受压,暂停剧烈活动可避免组织进一步损伤。建议选择坐卧姿势交替,避免单脚承重,必要时使用拐杖分散压力。

2.热敷或冷敷缓解炎症:急性期肿胀疼痛适合冷敷,每次15分钟以收缩血管降低代谢;慢性隐痛可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注意温度适中,避免冻伤或烫伤。

3.穿戴足弓支撑鞋垫:足底筋膜过度拉伸或跟骨受力不均时,定制矫形鞋垫可调整步态分布压力,减少足跟冲击。选择软硬适中的材质,避免过高或过平设计。

4.适度拉伸跟腱及足底筋膜:通过台阶悬踵或毛巾牵拉动作,缓慢延长筋膜长度,每日坚持3次,每次维持15秒,逐步改善弹性。动作需轻柔,避免暴力导致撕裂。

5.局部药物外敷减轻疼痛:非甾体抗炎凝胶或膏药可直接作用于痛处,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用前清洁皮肤,过敏体质需谨慎,连续应用不超过1周。

出现足跟痛需排除骨折或感染等严重情况,夜间持续性剧痛或伴随红肿发热应及时就医。日常避免赤脚行走,控制体重以降低足部负荷,长期未缓解需影像检查明确深层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