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足跟痛如何艾灸治疗

2025.09.15 22:25

足跟痛艾灸治疗可选取阿是穴直接施灸、配合太溪穴滋阴补肾、选择涌泉穴引火下行、艾灸昆仑穴舒筋活络、悬灸足三里调和气血。具体分析如下:

1.阿是穴直接施灸:阿是穴即疼痛局部,艾灸该处能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将艾条点燃后对准足跟痛处,距离皮肤2-3cm进行温和灸,以局部温热但不灼痛为度,每次15-20分钟。此法直接作用于病灶,促进局部气血运行,缓解炎症和粘连。

2.配合太溪穴滋阴补肾: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补益肾阴,改善足跟因肾虚引起的隐痛。采用回旋灸法,艾条在穴位上方缓慢画圈,每次10-15分钟。肾主骨,肾气充足则筋骨强健,足跟痛自然减轻。

3.选择涌泉穴引火下行:涌泉穴在足底前部凹陷处,为肾经井穴。艾灸此穴能引虚火下行,缓解足跟灼热感。可用隔姜灸,生姜切片扎孔后置于穴位,上放艾炷施灸3-5壮。此法尤其适合阴虚火旺导致的足跟痛,兼能改善睡眠。

4.艾灸昆仑穴舒筋活络:昆仑穴位于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属膀胱经。艾灸此穴可疏通下肢经络,缓解跟腱紧张。采用雀啄灸法,艾条如鸟啄食般上下移动,每次8-10分钟。膀胱经循行于足跟,灸后能减轻僵硬和牵拉痛。

5.悬灸足三里调和气血:足三里位于膝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艾灸此穴可健脾益气,增强气血生化。用温和灸固定施灸,每次20分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充盈则足跟得以濡养,疼痛逐步缓解。

艾灸时需保持环境温暖避风,饭后1小时内不宜施灸。皮肤破损或糖尿病患者慎用,艾灸后适量饮用温水。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