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应该怎么办

2025.09.08 17:10

婴儿听力筛查未通过需及时复查确认结果、排查外耳道或中耳问题、进行更全面的听力诊断评估、根据结果制定干预方案、持续跟踪听力发育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复查确认结果:初次筛查未通过可能受环境噪音或操作因素影响,需在42天内复查。新生儿耳道残留羊水或胎脂也可能干扰结果,复查可排除临时性干扰。若复查仍未通过,需转诊至专科进一步检查,避免延误诊断。

2.排查外耳道或中耳问题:常见原因包括耵聍栓塞、中耳积液或先天性结构异常。通过耳镜检查可直观判断外耳道状况,声导抗测试能评估中耳功能。若发现可逆性问题如积液,需先治疗后再复测,部分病例在清除阻塞物后听力可恢复正常。

3.进行更全面的听力诊断评估:包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多频稳态诱发电位等客观检查,以及行为测听等主观评估。这些检查能准确判断听力损失程度和性质,区分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诊断需在睡眠或安静状态下完成,确保数据可靠性。

4.根据结果制定干预方案:轻度损失可能需定期监测,中重度以上需配戴助听器或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干预越早效果越好,6个月前开始干预者语言发育接近正常儿童。同时需结合言语康复训练,促进听觉通路发育。

5.持续跟踪听力发育情况:即使初次干预有效,仍需每3-6个月评估一次,因儿童听力可能随生长发育变化。定期调校助听设备参数,确保与听力损失程度匹配。跟踪过程中发现进展性耳聋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筛查未通过不代表最终确诊,但必须重视后续流程。避免自行判断或延误检查,专科评估前保持耳道清洁。干预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家庭配合对语言发育至关重要。日常注意观察对声音的反应,记录异常及时反馈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