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听力筛查未通过严重不严重

2025.07.11 13:56

听力筛查未通过是否严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初次筛查未通过并不一定代表存在严重听力问题,可能是由于环境干扰、耳道分泌物或测试时婴儿状态不佳等因素导致。但反复筛查未通过则需要引起重视,可能存在先天性或早期听力损伤,需进一步确诊。

听力筛查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至出院前进行,采用耳声发射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等技术。初次未通过率约为10%-20%,但绝大多数在复筛中通过。若42天复筛仍未通过,需在3个月内完成诊断性听力检查,包括详细耳科检查、多频声导抗、ABR等。先天性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3‰,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耳聋家族史等高危因素需重点关注。早期发现对语言发育至关重要,6个月前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

筛查未通过需按医嘱定期复筛,避免因焦虑而重复非必要检查;诊断期间避免耳道进水或自行掏耳;确诊为听力损失后应6个月内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并坚持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孕期预防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家长需观察婴儿对声音的反应,如3个月不会寻找声源、6个月不会发出啊哦等音节时及时就诊。保持与耳科医生及康复师的长期随访,确保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