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肝吸虫是一种怎样的病

2025.09.25 16:46

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影响肝脏和胆道系统。华支睾吸虫的幼虫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或虾进入人体,在肝胆管内发育为成虫并长期寄生,导致一系列病理损害。

感染肝吸虫后,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寄生虫数量增加,可能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黄疸等表现。长期感染可引发慢性胆管炎、肝硬化甚至胆管癌。儿童感染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诊断主要依靠粪便检查虫卵或血清学检测,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CT可辅助评估肝胆病变。治疗常用药物为吡喹酮或阿苯达唑,严重病例需结合手术解除胆道梗阻。

预防肝吸虫病的关键是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彻底煮熟食物可有效杀灭幼虫。流行区居民应定期筛查,感染者及时治疗以防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处理生鲜食材后彻底清洁双手和厨具。疫区水体可能被虫卵污染,避免饮用生水。卫生宣传和食品安全监管对控制传播至关重要。若出现疑似症状,尽早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