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人是怎样感染肝吸虫病的

2025.09.25 16:46

肝吸虫病是由于摄入含有肝吸虫囊蚴的生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而感染的寄生虫病。囊蚴进入人体后,在肠道内脱囊并迁移至肝胆管,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引发一系列肝胆系统病变。

感染肝吸虫病的主要途径是食用被污染的水产品。肝吸虫的虫卵随感染者粪便排出,在淡水环境中被螺类吞食,发育为尾蚴后逸出并侵入鱼虾肌肉形成囊蚴。当人进食未彻底煮熟的受污染鱼虾,囊蚴在消化液作用下释放幼虫,经胆管上行至肝脏寄生。部分地区有生食鱼虾的习惯,如鱼生、醉虾等,或砧板、餐具交叉污染熟食,均可能传播病原体。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也可能摄入囊蚴。

预防肝吸虫病需避免生食或半生淡水鱼虾,确保食物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达70℃以上。处理生鲜食材后需彻底清洁双手及厨具,生熟食分开存放。流行区居民应定期筛查粪便虫卵,早发现早治疗。水源需煮沸或过滤后饮用,避免接触可能污染的水体。出现腹痛、腹泻、黄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导致肝硬化等严重后果。通过切断传播链和加强卫生意识,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