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艳 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物理退烧的方法有哪些

2025.09.18 16:35

物理退烧是通过非药物手段帮助降低体温的方法,适用于体温未超过38.5℃或药物退烧效果不佳时。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物理传导、蒸发或对流等方式促进散热,同时避免过度消耗体力或引发不适。

常见方法包括温水擦拭、冰袋冷敷、调节环境温度等。温水擦拭时,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冰袋冷敷需用毛巾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置于额头或四肢,但时间不宜过长。保持室内通风,室温控制在24-26℃,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有助于热量散发。适当补充水分,如温开水或淡盐水,可预防脱水并促进代谢。

物理退烧需注意避免酒精擦浴,尤其儿童皮肤敏感,可能引发酒精中毒或寒战。冷敷时若出现皮肤苍白、发抖,需立即停止。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需谨慎操作,体温持续超过38.5℃或伴随抽搐、意识模糊时,应及时就医。物理方法仅为辅助手段,若病因未明或症状加重,需结合专业医疗诊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