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是一过性心肌损伤

2024.09.10 18:14

一过性心肌损伤是指心肌在短时间内受到某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损伤,但这种损伤通常是暂时的、可恢复的,不会造成持久的心肌损害。

当身体遭受一些应激情况,如严重感染、剧烈运动、情绪剧烈波动、手术创伤、药物不良反应等时,可能会导致心肌细胞出现一过性的代谢紊乱或轻微的结构改变,从而引起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的短暂升高。这种一过性心肌损伤虽然在当时可能会引起一些诸如胸闷、胸痛、心悸等不适症状,但随着诱发因素的去除或缓解,心肌细胞能够逐渐自我修复,心脏功能也会逐步恢复正常,患者的症状通常会随之减轻直至消失。

在临床上,一过性心肌损伤需要与更严重的、持续性的心肌损伤相区别。对于怀疑有一过性心肌损伤的患者,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一系列的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监测等,以准确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转归。同时,要积极寻找并处理导致心肌损伤的潜在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心脏功能状态。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恰当处理,一过性心肌损伤一般预后良好,不会遗留明显的心脏后遗症。但如果忽视或未能正确识别,也可能会延误病情,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恶化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对于任何可能提示心肌损伤的情况都应予以重视,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保障患者的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