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复发性髌骨脱位

2025.07.29 15:21

复发性髌骨脱位是一种膝关节疾病,指的是髌骨膝盖骨在膝关节活动时反复脱位的情况。这种脱位通常发生在膝关节的外侧,导致疼痛、肿胀以及关节功能障碍。复发性髌骨脱位常见于年轻运动员,尤其是参与高强度运动的个体。

发生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原因通常与髌骨的解剖结构、韧带的松弛程度以及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有关。髌骨在股骨的滑动轨道上移动,如果周围的韧带或肌肉力量不足,髌骨就容易偏离正常位置。髌骨的形状和位置也可能影响其稳定性。运动过程中,尤其是在转身、跳跃或快速变向时,髌骨脱位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初次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关节的稳定性进一步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增加后续脱位的可能性。

在面对复发性髌骨脱位时,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至关重要。首先,运动前的热身和拉伸能够增强肌肉的灵活性,降低受伤风险。其次,针对膝关节的力量训练和稳定性训练能够增强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佩戴护膝等辅助器具也可以在运动中提供额外的支持,减少脱位的风险。在治疗方面,初次脱位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冰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必要时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以修复损伤的韧带或改善髌骨的解剖位置。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有效预防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发生。了解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成因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持膝关节的健康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