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吃结核药会不会导致尿结石

2025.07.09 14:15

服用结核药物确实可能增加尿结石的风险。部分抗结核药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的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在尿液中溶解度较低,长期积累可能形成结晶,最终发展为尿结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尤其需要注意,其代谢产物可能改变尿液酸碱度或直接形成结晶核心。

抗结核药物导致尿结石的机制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药物代谢产物如尿酸、草酸盐等直接沉积,吡嗪酰胺会显著升高血尿酸水平,增加尿酸结石风险;二是药物影响肾脏排泄功能,导致尿液浓缩或成分改变。利福平虽不直接致结石,但可能通过药物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其他物质的排泄。长期服药者、饮水不足人群、既往有结石病史的患者风险更高,需定期监测尿液分析和泌尿系超声。

服药期间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在2000mL以上,稀释尿液浓度。避免高嘌呤饮食以减少尿酸生成,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定期复查尿酸、尿常规及肾脏B超,发现结晶尿或腰痛症状需及时就医。碱性药物如枸橼酸钾可用于预防尿酸结石,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结核治疗不可擅自停药,即使出现结石也需由专科医生评估后调整方案,必要时可同步进行碎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