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吃结核药会引起肾结石吗

2025.07.21 14:48

某些抗结核药物确实可能增加肾结石的风险。异烟肼、利福平等一线抗结核药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但吡嗪酰胺的代谢产物可能促进尿酸排泄,增加尿酸盐结石形成的可能性。长期使用环丝氨酸或乙胺丁醇可能导致尿液中草酸钙浓度升高,进一步诱发结石。

抗结核治疗与肾结石的关联主要涉及药物代谢对尿液成分的影响。吡嗪酰胺会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导致高尿酸尿症,尿酸结晶易在酸性尿液中沉积形成结石。乙胺丁醇可能干扰草酸代谢,增加尿液中草酸钙饱和度。同时,结核病患者常伴随营养不良或脱水,尿液浓缩也会加剧结晶沉淀。部分患者因药物副作用出现恶心呕吐,导致体液流失,进一步减少尿量,促进结石形成。

接受抗结核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尿液pH值及尿酸水平。每日饮水建议超过2000mL以稀释尿液,减少结晶堆积。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及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排查结石。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联用别嘌呤醇或枸橼酸钾调节尿酸排泄。定期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石,避免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