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宝宝颅内压增高怎么治疗

2025.09.08 17:10

宝宝颅内压增高需及时采取降颅压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液体摄入量、使用脱水药物、必要时进行手术减压。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采取降颅压措施: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关键,可通过抬高床头30度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脑部血液淤积。避免剧烈哭闹或咳嗽,防止腹压增高进一步加重颅压。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缺氧会加重脑水肿,需确保呼吸平稳,必要时给予吸氧。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颈部过度弯曲或受压影响血流。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以维持血氧饱和度稳定。

3.控制液体摄入量:过量输液可能加重脑水肿,需严格限制每日液体入量,尤其是含钠液体。根据体重和病情调整输液速度,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补液。同时监测尿量和电解质平衡,防止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4.使用脱水药物:甘露醇是高渗性脱水剂,可快速降低颅内压,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静脉滴注。用药期间观察尿量及肾功能,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导致电解质失衡。呋塞米等利尿剂也可辅助减轻脑水肿,但需注意血容量不足的风险。

5.必要时进行手术减压:对于药物控制无效的严重颅内压增高,需考虑外科干预。手术方式包括脑室穿刺引流、去骨瓣减压等,以释放脑脊液或减轻颅腔压力。术后需密切监护,防止感染或再出血等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最佳干预时机。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保持环境安静。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饮食以易消化、低盐为主,避免加重代谢负担。